知嘹汽车/陈壹
都已经2024年了,中国人买车还难吗?
在某些大城市,挺难的。
比如北京,在帝都,买车是需要摇号的,偏偏中签率又很低。低到什么程度呢?作为国内唯一对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同步实施摇号的城市,2024年北京依旧只发放了10万个汽车指标,其中燃油车2万个(含单位车指标800个)、新能源车8万个,6月下旬的那次摇号,有近260万人和62万个家庭同池争夺9600个普客指标,个人中签率仅为千分之一。
上有政策、下有对策,面对僧多粥少的窘境,能人志士绞尽脑汁发挥“聪明才智”,只为了提高中签率:有的会主动把联系地址改到郊区,也有的尝试过办残疾人证......但收效嘛,微乎其微。
对于帝都人民来说,“10年摇不上号”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。
另一边,新能源车虽然中签率更高,但也要排队申请。有专家做过测算,目前在北京想要成功摇上新能源车牌,个人要等约35年,家庭要等约6年。
相比之下,魔都上海就显得松弛多了,今年6月份,沪牌拍卖的中标率达到15.4%。
虽然上海实行的是拍卖制,但本质上可以理解为变相的“汽车限购”,而从底层结果来看,上海人民在买车这件事情上比北京人民容易多了。
不过有一说一,15.4%的中标率仍谈不上乐观。
值得一提的是,北京在2010年才发布限购政策,而1994年的上海就已经率先落地私家车牌照拍卖政策,彼时挂沪牌的机动车还不足10万台。
至于广州、深圳、杭州、天津,基本也是“苦限购久矣”。
好消息是,汽车限购政策可能很快就要成为历史。
前段时间,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印发《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》,其中明确提到“拓展汽车消费新场景,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,增发购车指标”。
这无疑是在为进一步放开汽车限购铺路。
在《新措施》的号召下,各个限购城市开始松绑:北京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新能源小客车指标;广州不仅增加了指标数,摇号达到72次的还可以直接发放牌照;深圳取消户籍社保限制;天津对久摇不中的个人和无车家庭合理发放指标;杭州开辟了“人才专项”绿色通道......
业内人士分析,过去在汽车限购政策的影响下,国内消费者的购车需求长期受到限制,初步估计,仅2023年就有超过800万个购车需求无法落地。
曾经,乘着改革开放的“东风”,宝洁、欧莱雅、雅诗兰黛、资生堂等国际美妆和日化巨头,集体涌入中国市场。当时,美宝莲的水晶唇膏几乎成为80后少女的彩妆启蒙。短短几年,国际品牌在中国攻城略地,一度占据八成市场份额。
换句话来说,限购措施被有效放开后,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将迎来一次不小的涨幅。
但也有人提出质疑:放开限购的同时,会不会让道路变得更加拥堵,增加人们的出行成本。
的确可能。以贵阳为例,在取消汽车限购政策后的第二年,当地通勤高峰时段的拥堵率直接爬上了全国第二的位置,仅次于北京,经过三年努力疏导,贵阳的道路拥堵情况才有所缓解。
当然了,北京、广州、深圳、杭州、天津会不会重蹈贵阳的覆辙,目前还很难说,因为蝴蝶效应尚未形成,子弹还需要再飞一会儿,不过可以确定的是,对于有车一族而言,“放开限购”不算是个好消息。
写在最后:
1962年,日本政府颁布《车库法》,规定买车的人必须拥有车位。事后来看,这项举措对于解决日本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,但考虑到国情,在“放开限购”和“治理拥堵”的天平上,日本的《车库法》并不适合中国车主体质。
或许只有等到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技术成熟的那天去杠杆与股市,“放开限购”和“治理拥堵”才不会成为中国车主的烦恼。你觉得呢?